会员介绍
我们是“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赴嘉兴市生态治理调查暑期社会实践队”。 该团队共有三名成员,分别是软件学院的张明欣和机械工程学院的叶哲云、杨一波。 团队分工协作,充分发挥专业和个人优势,对研究工作非常有利。
练习日程
8月2日
第一天练习,队员们早上分头出发,到组长家集合整顿。
午饭后,队长给他们分配了各自的任务,包括后续的采访和宣传。 当然,基于对村子的熟悉,采访居民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。 接下来就是下午出去向居民了解水质情况。 同时要考虑宣传工作,如何发布我们对水质政策的思考和分析,让更多的人了解水质现状,推动水质改善的进程。
我们采访了很多村民,了解他们对河流认知的变化、政府和村委会提供的治理帮助、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等。
在对村民的采访过程中,由于视频拍摄者距离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距离太远,我们决定分别进行视频拍摄和录音,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将它们融合成完整的视频。 由于队长本人也是村名成员,他也分享了自己对水质变化的感受。
最后,完成视频的剪辑,准备明天早上去村委会面试。
8月3日
鉴于之前的计划,我们早早起床,到居委会向水管干部详细了解情况。 遗憾的是,因为事先没有沟通,相关人员要到下午才有空,所以经过沟通,我们约定了下午的见面时间。 下午在村委会的采访中,我们成功地从居民以外的角度了解了水管理的相关情况。
采访结束后,我们根据采访内容进行了相关分析,得到了一系列结论,准备通过一些宣传渠道进行分享,以宣传我们所了解到的水治理的必要性嘉兴本地调查公司,并呼吁大家进行水治理。并配合相关环保措施。 治理。
8月4日
最后,我们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,考察了沿江一段的情况。 根据我们的采访结果和通过互联网获得的一些信息,我们完成了这次实际检查。
既然调查基本结束了,下一步就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,包括准备事件后的推文材料、大家对事件的想法、调查的最终结果等。总结处理后,实践结束。
实际成果
(1)乡村河流变化
通过对村民的采访了解到,20年前,村里河流的水质基本良好。 由于供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尚不完善,村民普遍使用河水、井水作为生活用水。 他们利用河水灌溉农田、饲养牲畜,使用过的废水也直接排入河中。 由于污水总量不大,污染仍可依靠河流自行净化。 当时一些年轻的村民告诉我们,夏天他们仍然会去河里游泳,但河水被污染后这是不可能的。
进入21世纪,受访村民表示,水质明显恶化。 随着人口和农业、工业的增加,河水开始变得浑浊发臭,水面上长期漂浮着各种垃圾,甚至还有畜禽尸体被扔进河里。 村民基本不再直接使用河水,甚至外出时都要绕河走一圈,可见这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
2013年以后,随着浙江省开始以“五水共治”为代表的一系列治水行动,育才村河道面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。
我们沿河检查发现,除了一些水生植物外,水面上几乎没有包括垃圾在内的漂浮物,河水不再黑臭。 虽然没有完全恢复,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,基本恢复了“绿水”的模样。
(二)治理措施
通过对村民和相关村干部的采访和调查,我们对近年来该村为治理水污染所做的各项努力有了基本的了解。
①源头控制
现在,村里每个院落门口都设置了垃圾桶,实行垃圾分类。 由于垃圾处理机制的完善和环保意识的提高,垃圾不再被扔进河里。
关于生活污水的处理,我们了解到,相当一部分村民已经搬迁到附近的集中社区,有利于污水处理管道的集中铺设; 没有搬迁的村民也已接入污水管网,不会直接排入河里。 排放生活污水。
关于农业污水,村民告诉我们,几年前村里禁止养猪,不允许其他养殖占用河道。 我们只看到村里有零星的小规模养鸡场。 田间承包商联系的专业农业水处理公司负责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污水,村委会主要起监督作用。